纳新论坛 - 葡萄酒, 茶叶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95|回复: 0

2名农村妇女鲍鱼养殖场造出2.8亿“HB90”假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4 0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月,新年将近,一条新闻却搅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一种编号为“HD90”和“HB90”的高仿假币突然像病毒一样悄然爆发,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湖南、河南等地都有发现。当时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这类假币仿真度高,老款验钞机会出现辨认困难的情况。这种假币是怎么制造生产并流入社会的呢?
  时间的齿轮往前倒推1年,2007年年底,只有初中文化的吴玉玲为贪图暴利,起了伪造人民币的念头。警方资料显示,吴玉玲在2001年曾因假币犯罪被劳教。6年之后,吴玉玲和同乡方瑞凤、吴汉涛等人商量合伙印假钞。当年33岁的方瑞凤和吴玉玲曾是生意伙伴,方瑞凤说,吴玉玲欠了她2.8万元欠款,她要求吴玉玲将2.8万元做本投入制造假币中,占15%的股份。两人开始购置机器并伙同他人开始制造假币。方、吴二人没有想到,她们的这一次行动,导致了大量“HB90”假币外流。
  利用
  潮声掩盖机器声音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港寮村是一个靠海的小渔村,但村民们想不到,会有人利用海产品养殖基地这个特点,暗地里做起了伪造假币的违法犯罪活动。
  5月30日,记者在港寮村看到,方、吴二人的鲍鱼场已经停工,制造假币的鲍鱼场已经被拆掉,一个村民指着空水池前方的一片及腰的草说,“这个地方就是他们制造假币的位置”。由于鲍鱼场靠近海边,海水的潮涨潮落和附近虾苗场内的发电机的声音,使得平日里一些特殊的声音并不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此外,吴玉玲和方瑞凤等人为掩人耳目,还在鲍鱼场内的制假币窝点内设置了很多棉被,用来进行隔音,再次降低印刷产生的声音。
  据警方调查和犯人供述,自2007年底至2009年初这一年期间,他们的工场共疯狂印制6批假币,合共2.86亿元,其中有大量“HB90”、“DF39”等字头的假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纳新论坛 ( 湘ICP备11004294号-5 )

GMT+8, 2024-6-17 03:0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纳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