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新论坛 - 葡萄酒, 茶叶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沁水酒香

驾"战旗"车 走长征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6: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搭顺风车的藏族妇女
11.jpg
客气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6: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儿盖会议


  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在毛儿盖召集四方面军军以上干部会议,非法审查中央路线,公开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当时,敌人正加紧在南线进犯红军,造成对红军后方的严重威胁。据此,党中央改变了夏洮战役计划,决定将红军主力集中到右路,主攻班佑。党中央于1935年8月15日电示张国焘:“一、四方面军主力,均宜走右路。左路阿坝只出一部,掩护后方前进”,“目前应专力北向”。19日,张国焘致电右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一面同意中央15日的行动计划;一面却强调攻取阿坝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统一战略思想,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儿盖举行会议,着重讨论红军主力的发展方向问题。到会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王稼祥、陈昌浩、凯丰、邓发、徐向前、李富春、聂荣臻、林彪、李先念12人。朱德和张国焘因在前方指挥左路军攻阿坝,未能参加会议。周恩来因重病也未到会。
  毛泽东首先在会上作关于夏洮战役后的行动问题报告。指出:我们到达夏洮地区以后,有两个行动方向:一向陕西,一向青海、新疆、宁夏方向。报告认为,红军主力应向东向陕甘边界发展,不应向黄河以西。其理由有四点:
  1.从敌情来说,如我们向黄河以西,敌人则在黄河以东筑封锁线,把我们限在黄河以西。这个地区虽然大,但多是草地、沙漠、人口也很少,将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迅速攻破敌人迫我向黄河以西的封锁计划,第一步占洮河流域,第二步占天水一带,第三步在平凉一带击敌,向陕西发展。求得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
  2.从地形来说,由兰州至潼关一带地域广大,我们需要在广大的区域建立政权,创造后方。
  3.从经济条件来说,西北要比黄河以东差,同时气候寒冷,给养困难。
  4.从民族条件来说,黄河以西大部是回族、蒙族,汉族很少,我们到西边去,只能扩大回民的人民革命军,而不能扩大红军本身。
  基于上述四方面条件,红军主力应向黄河以东,支队向黄河以西去破坏敌人的封锁计划。报告指出:夏洮战役的目的,主要是得到洮河流域的东岸。我们应以洮河流域为基础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因为这一区域,背靠草地,四川军阀很难来;西北靠黄河,便于作战;同时又可以黄河以西为退路。将来向东大大发展时,后方应移到甘肃东北与陕西交界的地区去。
  陈昌浩、王稼祥、凯丰、林彪、博古、徐向前在发言中,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报告。他们认为向东是转入新的形势;向西是军事上及政治上的退却。这个问题是关系于前途的关键。为达到这一战略目的,左路军一定要向右路军靠拢。但与会者也充分估计到左路军不来与右路会合的可能性。
  毛泽东作会议讨论结论时再次强调:向东向西是一个关键。如果不采取积极方针,将要给敌人迫向西。所以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向东的方针。左路军应向右路军靠拢,我们应坚决坚持向东打,以岷州洮河为中心向东发展,不应以一些困难而转移向西。
  会议最后通过由毛泽东起草一个决议,作为对两河口会议通过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的补充。
  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根据敌我情况,为实现两河口会议的决定,要求主力部队迅速占取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东岸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取得陕甘之广大地区,为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
  二、开辟甘陕地区,不论目前与将来之发展上,都是有利的,而且依据我们现有的力量,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三、为着实现这个战略决定,当前的夏洮战役是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关键。因此,应力争控制洮河,首先是洮河东岸地区,粉碎敌人兰州、松潘封锁线之计划,以处于有利的机动地位,而便利于继续战胜敌人。“集结最大限度的主力于这个主要方向,坚决与果敢作战,灵活与巧妙的机动,是这个战役胜利之保证。”
  四、“政治局认为在目前将我们的主力西渡黄河,深入青、宁、新僻地,是不适当的,是极不利的”。“目前采取这种方针是错误的,是一个危险的退却方针。”这个方针之政治来源是畏惧敌人,夸大敌人力量,失去对自己力量及胜利信心的右倾机会主义。
  毛儿盖会议是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的继续和发展。这次会议确定的以岷州洮河为中心向东发展的行动方针,是对两河口决定的补充,对于明确红军主力发展方向,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危险,起了积极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儿盖会议会址内
13.jpg
毛儿盖寺建寺近600年,是松潘县藏传佛教格鲁派规模最大的寺院。当年红军长征将要到达毛儿盖之前,敌人的一个加强营占领了寺院。寺院的500多位僧人和索花寨的农牧民,都被驱赶到了深山中。
  当年红军到达毛儿盖后,首先扫清外围,然后包围了毛儿盖寺。在这种情况下,胡宗南电告该营营长:将电台砸毁,带队撤回松潘。带回一个兵赏10元,带回一枝枪赏20元。慌乱之下,敌营长见电报刚译出‘将电台砸毁……’,就命令砸了电台,只身趁夜逃跑。结果,红军很快占领了毛儿盖寺。敌人溃逃时,放火烧毁了部分经堂和房屋。红军来到后,中央机关就驻扎在寺院内没有烧毁的房屋里。后来,红军派人进山宣传党的政策,僧人们才陆续回到了寺院,帮助红军筹粮。
  1935年8月上旬,红一方面军的一军、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中央军委纵队一部与红军大学等,组成右路军,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行动;左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五军、二十二军(原红九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和中央军委纵队一部组成,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队行动。按照计划,右路军以毛儿盖为中心进行集结,向班佑、巴西开进;左路军以卓克基为中心集结,向阿坝地区开进。到阿坝之后再东进到班佑和巴西,向右路军靠拢。而后两路齐头并进,一齐向甘南进发。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了扩大会议。
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念经
前来念经
15.jpg
迟到
16.jpg
“畅行天下”和他的粉丝
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扎西荷尔丹家
18.jpg
19.jpg
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战旗车,走长征路 第二十二天(5月1日):

宾馆早餐后9点25出发---松潘城关加油---9点50到达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10点21出发前往若尔盖------14点40到达巴西会议会址---15点到达若尔盖县城---中晚餐---16点05出发前往花湖---19点00离开花湖---红星---21点40甘肃迭部县城。宿县政府招待所。


除松潘至川主寺为柏油路面外其余近三百公里均为沙石路面,战旗表现甚佳。一天下来,我可是灰头土脸了,宾馆工作人员也把我们当成了摩托爱好者。
进入迭部后温度明显上升了,在松潘,海拔并不高,晚上奇冷。
可恨迭部县城竟然没有联通信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长征纪念碑园
21.jpg
告别苏区
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会议会址会址原名班佑寺,位于阿坝州同甘肃省东南交界处的若尔盖县巴西乡(1956年以前属松潘县)境,靠近草地边缘,是半农半牧的藏族聚居区,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原貌为四合院布局,山门为重檐歇山式顶结构,正殿(大雄宝殿)为藏式平顶式建筑,皆木质梁柱,夯土墙。会址现存大雄宝殿墙垣,大殿西阔27.70米,进深33.7米;后殿面阔14.50米、进深6.22米,整个平面呈“凸”字形。殿墙用黄土板筑夯成,底宽上窄,墙基厚1.40米,残高8.92米。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政治局会议结束后,当晚在寺院大雄宝殿前的院坝内召开了中央直属纵队和干部团的部分指战员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党中央决定坚持北上的路线是正确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巴西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所指出:“由于巴西会议和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
巴西会议会址

23.jpg
若尔盖大草原
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尔盖大草原-花湖
25.jpg
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27.jpg
28.jpg
2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纳新论坛 ( 湘ICP备11004294号-5 )

GMT+8, 2024-6-17 01:1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纳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