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新论坛 - 葡萄酒, 茶叶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沁水酒香

驾"战旗"车 走长征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
17.jpg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
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
20.jpg
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龙山阻击战
1936年8月下旬,红军第二方面军为掩护红军主力顺利会师西北,胜利完成了成徽两康战役。9月27日,战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国民党第三军王均部依仗优势兵力,经小川镇向成县方向进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命令所属二军团四师、六师各一部迅速开往城西北15里的五龙山一带设防,阻击敌人,以保证红二方面军顺利北上。 五龙山位于抛沙河北岸,和东南侧的4座山成弧形排列。红军埋伏在各山,与敌人形成对峙局面。9月28日午后,战斗全面打响,起初,敌人只是在河对岸向红军阵地实施炮轰,不一会,红军阵地被浓烟和腾起的黄土笼罩。由于红军指战员隐蔽的好,敌人的炮火反而为红军创造了调整兵力的机会。9月29日清晨,突然下起了小雨,狡猾的敌人利用茫茫雨雾,偷渡抛沙河,把攻击目标集中在六师十八团的阵地上,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四师十二团政委杨秀山带领一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敌人侧后,集中火力对敌射击,打退了敌人数次猖狂的进攻,在兴堡山、姜家坪、甘露李堡子一线阵地上,留下了敌人许多尸体。
五龙山远景
1.jpg
红二方面军五龙山战斗遗址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龙山麓

3.jpg
五龙山阻击战示意图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妻恩爱
5.jpg
学习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点
7.jpg
悠闲
8.jpg
惬意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剑客
1.jpg
合影留念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挥手致意
3.jpg
大将风度
4.jpg
绅士的微笑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雅
10.jpg
标准
11.jpg
何日再相会?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伏羲庙,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 又名太昊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该庙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布局严谨规则,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坊、亭、庑、殿疏密有致,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
牌坊 原有三座,即“开天明道”,“继天立极”,“开物成务”牌坊。

     “开天明道“牌坊在大门前,处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牌坊通高11米,面阔3间计划10米;檐楼三架,两级庑殿顶,累经重建,依旧呈明代建筑风格。

1.JPG

中院 先天殿  中院处仪门和先天殿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的主体院落。先天殿居后中,东西两侧分列朝,碑廊,钟鼓楼,构成典型的四合院。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483~1484年)创建的太昊宫是其前身,始成今制面阔7间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盘龙,团风,仙鹤,麋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中,灵气逼人。像右原有龙马雕像,左原置河图洛书石盘,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被十三临时教养院生产合作社拆除,现已依原样恢复。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半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作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纳新论坛 ( 湘ICP备11004294号-5 )

GMT+8, 2024-6-17 00:0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纳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