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新论坛 - 葡萄酒, 茶叶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2019年纳新长城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4日

服务员只允许我点一个菜,说点多了吃不完浪费,她可知道我现在,吃下整个世界的心都有。
最喜欢的羊杂火锅。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5日

镇宁堡,现在称白羊口村。
明朝时大同镇所管辖的七十二城堡之镇宁堡,属阳和道东路,分守参将驻守在天成城内。属天镇县“八堡一城”中的第七堡。

明城化二十一年(1485年)前已筑有一土堡,名“白杨口”。堡“东西60步,墙高2丈8尺”。嘉靖年筑堡后称“镇宁堡”,并大规模驻兵。嘉靖年间蒙古族俺答汗部多次由此入犯。

镇宁堡设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隆庆六年(1573年)砖包,高11.66米,周600米,设操守官1员,所领兵士302名,马16匹,分边沿长6.5公里,边墩21座,火路墩1座。东至瓦窑口堡10公里,南至天成城10公里,西至镇口堡9公里,北至长城仅50米。

据村中老人讲,该堡最多时700多口人,现在仅仅剩下100来个老弱病残。过去,四城角都有铁炮。堡外墙也是砖包,堡内曾有8座庙,大集体时拆毁。




▲北堡墙距长城不到50米,是目前我所见最短距离。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5日

两峰夹峙着一条通往塞外的关口(图一图二远处即山口),嘉靖年间蒙古族俺答汗部多次由此入犯。有关口就有屯兵堡,关口两侧的长城也相对高大坚固。

山口也是洪水冲刷最严重的地方,横过山口的长城无一能幸免,了无踪影。也不知当年跨越山口的长城是怎么解决山洪问题的。


▲远处通往塞外的山口

▲远处通往塞外的山口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1: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5日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终于有点辣味了。

毎天在长城脚下流连忘返,唯美食可以把我勾引回宾馆。

说实话,这菜的份量就是四个人也吃不完。但总不能只点一个素菜或者只点一个荤菜吧,两难。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6: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6日

今天上午爬了李二口段长城。
雄伟壮观,有小八达岭之称。





经过三个小时攀登,成功登顶天镇县李二口段长城最高峰。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6日午后,长城行记录在“高山遗宝——桦门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晋蒙交界线。
        空无一人的长城军堡:桦门堡,修建在海拔1736米的山顶上。此堡为明万历九年(1581年)设,万历十九年(1591年)增修,周不及一里,有砖券城门,宽9米,高约6米。在此驻有操守,带领着兵士297名,分守长城9里,边墩18座,火路墩3座。

篇一:桦门堡之北墙


         明大同镇的城堡绝大部分都曾包砖,绝大部分在上世纪中期被拆掉了包砖挪做它用,而桦门堡是几乎唯一“零件齐全”的例外,门与墙齐全,包砖都在,基础石都在。



       尽管400多年的风雨使城墙部分坍塌,甚至部分包砖整体坍塌,成堆的整砖中还长满了杂草,但是庆幸的是他们依然在原地保留着。



篇二:桦门堡之西墙
        桦门堡绝少人烟,风光极好,尤其突出的是罕见地草木繁盛,生态状况明显好于周边地区,夏天到处郁郁葱葱,花香阵阵,山泉潺潺,草虫唧唧,空气也是格外香甜,为徒步爱好者心中的“秘境”。

        桦门堡的美名自古有之。《天镇县志》1997版870页有一个词条,名叫“桦岭朝云”,说的就是这里:桦岭为于县城北二郎山北,雨后,时有云霞半山。山腰有三圣祠,山顶筑有桦门堡,且桦山郁郁,故名桦岭。祠后有泉水一池,不涸不盈,相传朝云浮其顶,暮降雨。有“岭云朝起三川望,坐雨夜来百室欢”之誉。

        至今保存得最好的是西墙。

篇三:桦门堡之堡内
        许多年来一直到今天,桦门堡、保平堡依然是少为人知的地方。《三云筹俎考》所载明大同镇72城堡遗留到今天,大同市完全搬空无人的有6个,其中就包括保平堡和桦门堡。


         天镇是名副其实的“边城”,明大同镇72城堡中天镇就占了8堡一城,有着极为壮美的长城风光。


篇四:桦门堡之东墙和南墙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估计到这里的人一年大概不超过100位。高海拔,不通车,无道路,无GPS引导这些都是原因。


篇五:桦门堡之堡内眺望
        如下图,最远处的谷底就是我停车的地方,直线爬上来四公里左右,请了一位养牛的老人当向导,大约一个多小时,爬很快,上山时衣服全部湿透。


        把屯兵军堡修在山顶上,我想主要原因是方便兵源的迅速调动。桦门堡两侧的长城都是修在山脊上,军情紧急时比从山下调兵要快多了。


        登顶后,我在上顶拍照,向导急着下山去收牛。然而等我拍完,绕堡一周寻找向导,才发现他已经下山了。
        山下沟壑纵横,已近黄昏,天一黑就就真只能呆堡里过夜了,这可不是件好事。
        出了堡,我照先前约好的线路猛追,从来没有这么厉害过,人的潜力真是无穷啊!哈哈!小跑二十分钟后终于看到了他一小点点的影子。还好,天黑之前赶到了车身边。两件衣服加上双肩包背带全湿透。


        桦门堡我一定会再来呆上半天,再从桦门堡沿山脊上的长城徒步到保平堡,这将是一件令人期待又激动的事情。爱长城已超越我所有的其他爱好。

------------------------------------
关注纳新酒茶汇,给您惊喜

【服务热线】0731-82358888
【地址】长沙马王堆中路蔚蓝天空大厦9楼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17: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6月17日

保平堡: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分守长城十里,边墩十八座,火路墩十一座。

保平堡城墙高3.6丈。筑有东门。东门高5米,宽3米,进深11米,砖券门洞,门有石额“镇云”。

嘉靖三十七年(1558),蒙古兵曾由此入犯。保平堡至杏园窑村一段,基本上是在平地上筑墙。由杏园窑村经红土沟村至李二口段,沿山脊筑墙。

保平堡和附近的桦门堡、平远堡、新平堡、瓦窑口堡,由于地处一道早期修筑的长城之外,统称为“墙外五堡”,五个堡垒相互策应相互依托,构成了第一道防线。

据明万历《三云筹俎考》记载时驻有“守备、坐堡把总各1员,有官兵314人,战马和骡子17匹,分守长城7里多,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

当时,管辖边墩中有一个平虎墩,为极冲之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北边蒙古游牧部落首领俺答汗从这里突破,进入天城卫进行抢掠。

据这个堡的老年人说,登阁一望,长城内外十里景象尽收眼底。堡虽不大,却有寺庙12处,龙王庙、奶奶庙、罗汉庙、佛殿、观音庙、城隍庙、真武庙,城门上建有关帝庙。

保平堡寺庙建筑于新中国后逐渐拆除。玉皇阁是“文化大革命”初拆除的。因为保平堡饮用水在堡东沟底1里许的河水(俗名东沙河),吃水困难,住户逐渐外迁,大多数迁到堡东南的大南沟居住,现在以地成名,叫大南沟村。1990年基本无人居住,荒废。

今天雾大,能见度三十米左右,堡内荒凉萧杀,雾团飘来忽去,你会感觉如何?雾太大,也就没有去附近的长城考察了。

山西阳高、天镇两县的明长城考察到现在告一段落,我会再来。



▲“镇云”石额


▲古堡内景

▲古堡内景

▲古堡内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纳新论坛 ( 湘ICP备11004294号-5 )

GMT+8, 2024-4-26 00:2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纳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