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新论坛 - 葡萄酒, 茶叶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436|回复: 55

胡杨、沙漠 ... 永恒的美丽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9 1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于2007年10月 胡杨、沙漠 ... 永恒的美丽 !
受阿汪同学的诱惑,T3库布齐后从包头又西行一千余公里,到了额济纳旗和巴丹吉林沙漠,就为了一睹那胡杨风采。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千百年来打动过多少吟咏者的心弦,然而,您可知道,这情景交融,呼之欲现的美妙去处系指何方?诗中咏唱的“居延”如今又是在何处?这千百年来令多少人情怡神往的美妙地方就是祖国的西北角——美丽的额济纳旗,其中“居延属国”的古文化遗迹,广袤无垠的戈壁大漠,数千年涓涓而流的长河,就沉睡在这块神奇的大地上。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之中的绿洲,与新疆和外蒙相接壤。额济纳是西夏党项语意为“黑水”。额济纳旗历史悠久,先秦时被称为“流沙”或“弱水流沙”。秦汉以后称“居延”(匈奴语:意为“天池”或“幽隐”)。额济纳地区与古丝之路上的罗布泊、古国楼兰齐名。而更吸引我的是生长在这里的天然次生林——胡杨林。
自库布齐西行驱车一千余方里后,进入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湖布镇时,眼前出现的不再是大漠戈壁,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边那成片成片的胡杨林。每年的金秋十月,狂风肆虐的沙漠戈壁变得温驯了许多,湛蓝的天空下,那延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序,胡杨树随着秋意泛起晶莹透亮的金光。秋韵已把整片的胡杨林全部染黄,密密匝匝,至纯至美……这是摄影创作的黄金季节。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6.jpg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9.jpg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6.jpg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延海简介  
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有如新月,额济纳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起称之为居延海,现称天鹅湖。  
  居延海的湖面因额济纳河的改道而时有变动,自元代以后分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儿、塔剌失三个海子(湖泊),清代以来又分成了东部的苏泊诺尔(蒙古语,意思是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顺诺尔(蒙古语,意思是苦湖)。两湖之间相距约35公里,平均水深1.5米,湖面上碧波荡漾,湖畔芦苇丛生,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  
  历史上的居延海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早在汉代就开始了这里的农垦历史。居延海还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汉)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城居延泽上。”后又在这里设郡立县,南北朝时期柔然占领这里,隋唐时这里属于突厥,宋代时这里在西夏国的统治之下,是当时西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漫漫黄沙中的这片绿洲上,碧水边,有过许多传说,也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相传,西汉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飞将军”李广,进攻匈奴时都曾在居延泽饮马。据说,在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曾到过居延海。而唐代大诗人王维更是曾于湖畔驻足,并写下了著名的《塞上作》一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近年来,因主要补给水源额济纳河注入湖中的水量减少,居延海已逐渐干涸。
8.jpg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城”遗址


额济纳,是中原通往漠北龙城居延古道上的重地。境内遗址星罗棋布,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黑城。据史料记载,这座古城在历史上并不叫黑城。《元史·地理志》中称它为“亦集乃”。那么,人们为何又把它叫作黑城?说起来还有一段悲壮的故事呢!
     
     相传古时候,黑城里驻扎着一支队伍,队伍里有一位将军。此人身高九尺,虎背熊腰,皮肤粗糙色黑,又长着满脸浓密的胡须。他经常头戴黑盔,身披黑甲,脚穿黑靴,威风凛凛。由于,他对敌作战英勇无比,军纪严明,体恤民情,因此,边界一直相安无事,百姓们安居乐业,大家都十分拥戴他,亲切地称他为“黑将军”。
     
     有一年,屡遭失败的外敌,乘朝廷内讧之机,集中了数十倍的兵力,大举进攻黑城。因敌众我寡,敌军终于包围了这座孤城。历时几个月,黑城岿然屹立,侵略者难以推进一步。黑城虽无强攻之险,却有控水之危。黑将军只好坚守城池,等待援兵。可是,朝廷也危机四起,哪里顾及黑城的安危。敌我相峙已久,情况越来越危急,而黑将军依然勇猛顽强,率领将士,打退了敌军的无数次进攻。敌人见强攻不成,便开始派人劝降。黑将军用一个个来使的首级回敬了敌人,表达了绝不投降的决心。
     
    一大黑夜,敌军偷袭,抓住了一个早已吓破胆的无赖。了解到,黑河虽流经城区,城内地下却无水。如果断河改道,城就会不攻自破。
    敌首领似信非信,苦于别无破城良策,也只好试一试。当下命令士兵连夜筑坝拦河,使河水改道。
     
     河水断流,黑将军好不心焦。眼看着人马干渴难耐,体质一天比一天弱了。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为了士兵以滴水润喉,黑将军和下属官员一连数日滴水未进,坚守城池,等待援兵的到来。援兵没有盼来,却有很多将士因渴而毙。为了求得一丝生机,黑将军明知地下无水,还是带领大家昼夜挖井。不知挖了多少井,也不知挖了多么深,还是不见一锨湿土,反倒由于井壁崩塌,压死了很多士兵。
     
    怎么办?黑将军召集全体官兵商量。最后决定:誓不投降,杀出城外,转移阵地。
     
    夜幕降临。黑将军率领众士兵,在黑夜的掩护下,挖通了城墙,猛然杀出城外。敌军毫无防备,匆忙应战。一片喊杀声,消失在远方……
     
    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已无所考证。但城门上的很多石头和城墙下的大豁口,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更惊奇的是黑城的夜晚,常出现杀喊声或哭泣声,断断续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一般当地人走远路,都赶在天黑前过黑城,绝不在黑城住宿。
     
    黑将军走了,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座古城称之为“黑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城”遗址
1.jpg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纳新论坛 ( 湘ICP备11004294号-5 )

GMT+8, 2024-3-29 18: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纳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